揭秘义乌制造:世界杯临近,百万只球卖全球,体育用品出口逆势增长!
随着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的临近,义乌的球类外贸市场开始提前显现出旺季的迹象。往年通常在10月才会迎来采购高峰,今年的7、8月就开始活跃起来,显然是世界杯的影响力在发挥作用。义乌的球类外贸人陈绍美表示,尽管今年整体经济形势不佳,但由于世界杯的带动,市场需求却意外增长。
根据官方数据,义乌体育用品及设备在今年前7个月的出口额达到了67.8亿元,同比增长了16.8%。其中对美加墨地区的出口额为18.8亿元,增长了10%。这样的增长显然让不少中小微外贸人感到振奋,尽管整体经济形势依然严峻。
在义乌,像陈绍美这样的商户并不在少数。通过多年的品牌建设,他们的产品已在海外市场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。陈绍美的公司每天能够向全球市场发出约5000只足球,年产量超过百万只。他们通过自有品牌和防伪标识,确保产品的质量与独特性,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作为义乌市体育健身用品行业协会的会长,吴晓明也在积极布局世界杯产品的生产。早在今年6月,他们就开始为世界杯打样,日均生产4000个足球,产品主要销往南美洲和欧洲。他相信,随着传统采购高峰的来临,四季度将迎来更多的订单。吴晓明提到,义乌制造在全球体育用品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,上一届世界杯时,义乌的产品几乎占据了周边商品市场的70%份额。
不过,尽管世界杯带动了市场的复苏,但整体需求仍然存在提升空间。另一位义乌商户表示,尽管有世界杯的助力,但与往届相比,订单的增长幅度仍然有限。在过去的世界杯期间,他们的出口订单增加了60%至70%,而今年的增长幅度明显减缓。
在义乌,除了足球,篮球等运动器材的销量也有显著回升。贾英玲,一位专注于健身器材的商户,表示过去几个月的市场情况让她感到困惑。相比于往年,如今的销量并没有达到预期。虽然篮球的销量因浙BA的影响有所提升,但整体市场依然显得冷清。
品牌化和差异化已成为义乌制造在全球市场中的生存之道。陈绍美指出,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球类产品有着不同的偏好,例如,中东地区的消费者更喜欢鲜艳的色彩,而非洲消费者则倾向于黑色花型。为此,他们不断推出新品设计,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。
在品牌化的道路上,义乌的商户们也面临着知识产权的挑战。吴晓明表示,品牌被侵权的情况时有发生,但他认为这也是品牌影响力的体现。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,义乌海关也在积极开展普法活动,帮助商户增强法律意识。
总的来说,尽管世界杯的到来为义乌的体育用品市场带来了机遇,但市场的整体需求仍需提升。义乌的商户们正通过品牌化、产品多样化等手段,努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。随着世界杯的临近,义乌的球类产品将迎来怎样的变化,值得我们持续关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